点击蓝字
点击蓝字
8月6日,为深入推进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加快植保无人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应用,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更好地服务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农技中心《2025年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举办了柑橘病虫害飞防药剂效果评价与安全用药技术观摩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的大力支持,由桂林市植物保护站、兴安县植物保护与生态监测站承办,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特别协办,北京三浦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云南云大科技农化有限公司、南宁泰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爱保集团龙灯中国、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万邦生物有限公司、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王凤乐、秘书长花荣军,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李莉,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副站长覃保荣、科长李瑞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中国植保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袁会珠、秘书长闫晓静,桂林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张武鸣,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广西兴安试验站站长秦荣归,兴安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文志军,兴安县植物保护与生态监测站站长唐善军、副站长荣本强等领导、专家出席。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系统、农资经营、相关企业、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活动由花荣军秘书长和闫晓静研究员主持。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要冲,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汇之地。文志军主任在开班式上说,近年来兴安县重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获得“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称号,兴安县植物保护与生态监测站也被评为“全区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先进集体”。他表示,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得力,葡萄和柑橘两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这次观摩培训活动将对当地水果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覃保荣副站长在开班式上介绍,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我国少有的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综合发展地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已连续 10 年位列全国第一位。广西各级农业植保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加快转变病虫防控方式,至 2024年底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已达 56.37%,推动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为保障全区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凤乐副会长指出,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病虫害监测、高效施药器械,在植保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果树作物尤其是丘陵山地果园应用优势也十分明显。他就如何推动植保无人机飞防的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加强宣传普及,加大无人机飞防推广力度。要做好无人机飞防技术试验示范、宣传普及,让更多种植户看到飞防的优势、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和国家鼓励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从思想上重视无人机的应用,进而推动无人机飞防的发展,特别是开拓果树等经济作物飞防市场。二是加强标准建设,提高无人机飞防规范化水平。通过制定和完善植保无人机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统一的标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提升植保无人机作业质量和规范性水平。三是加强系统研发,促进飞防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无人机飞防是一项需要多方位配合植保服务,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推进“人、机、剂、技、法”全面融合,使无人机飞防更加精准、高效、安全,助力飞防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莉研究员、袁会珠研究员、覃保荣副站长、唐善军站长等专家围绕柑橘轻简高效栽培现状与发展态势、柑橘主要病虫害飞防施药技术、广西柑橘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兴安县柑橘病虫害发生及防控等作专题报告。与会企业代表围绕柑橘、砂糖橘的飞防产品研发应用进展、病虫害综合解决方案、柑橘提质增产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并现场展示飞防技术产品。
会议组织与会人员观摩了位于兴安县冬年种植家庭农场柑橘生产基地的飞防试验示范现场,了解各参会企业飞防产品的防控效果。
与会人员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柑橘病虫害飞防示范观摩与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了解了柑橘产业发展现状、飞防技术产品应用进展,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今后高效防治柑橘病虫害提供了新思路。在活动现场,与会人员还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产品功效及使用技术,这为飞防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很好的平台。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
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