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9月25日,由我会主办,我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承办,厦门市凤凰创意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河北兴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升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东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江苏农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美思特(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十届农药进出口交流会在福建厦门顺利召开。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农化贸易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本届会议以“中国农药出海新形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我国出口情况、主要出口目的地国的登记和市场、风险管理等核心议题,为中国农药企业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助力行业出海行稳致远。
我会周普国会长、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交流与服务处曹兵伟副处长、山东省农药检定所迟归兵副所长及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厦门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160余名从事农药企业战略规划、进出口登记、国内外市场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会花荣军秘书长、魏雨钊副秘书长、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植保事业部高军从副总经理、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邹岩部长分别主持。
我会周普国会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我国农药出口在十四五期间呈现出韧性强、适应力强和范围广等特点。面对宏观不确定性、贸易摩擦及合规风险,他提了三方面建议:一是行业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筑牢“出海”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精准定位与布局,制定差异化“出海”战略;三是协会要强化服务,搭建好“出海”助力平台。协会将倡导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实施防内卷的差异化出海战略等,为企业“出海”赋能,共同塑造中国农药高质量“出海”的行业形象。
第十届农药进出口交流会围绕我国农药进出口形势、国际标准化机会、全球政经形势和地缘政治风险、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重点国家登记制度、出口信保策略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解读,涵盖东南亚、非洲、巴西、美国、欧洲五大市场实操指南,并特设嘉宾讨论,共探中国农化出海破“内卷”之道。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交流与服务处曹兵伟副处长系统回顾中国农药出口形势,分析农药出口短期仍然看好。指出中国农药产业须实现从“卖原药”向“卖制剂、卖品牌、卖服务”的高质量转型,部所将进一步优化出口登记服务,推动我国农药行业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春顶副院长做了《大国博弈、地缘政治与国际贸易新格局》专题报告,通过目前国际的主要矛盾与趋势分析了国际政经形势,剖析了中国优势、挑战和机遇。他一方面指出去全球化、供应链风险、政治化加剧,另一方面强调数字经济、区域合作、绿色转型等机会,引导农药外贸人以更宏观地视角分析业务机会和风险。
农药登记产品化学与国际标准资深专家宋俊华强调在全球农药标准体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中国应主动参与、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特别是在微生物农药、飞防技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新兴领域,推动“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上海特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高连华通过精练数据对全球农药贸易格局的系统梳理,强调通过详实的数据可以支撑企业制定精准的“走出去”战略。以数据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战为目标,通过巴西市场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找准定位、规避风险、精准发力。
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信用险团队负责人徐纯之使用海关总署、IMF、印度政府等时效性与权威性数据和丰富的图表,全面回顾了2024年中国出口形势,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国际贸易风险预警与应对指南”。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政经格局动荡、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按国别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巴基斯坦、泰国、南非、越南等国的主要贸易风险,帮助出口企业识别风险、科学决策、稳健经营,对农药出口企业具有高度的现实指导意义。
济南科赛基农化工有限公司王铭董事长分享了科赛基农拓展非洲市场的成果,体现了其以文化为根、人才为本、市场为轴、产品为器的国际化战略思维。为中国农化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从理念到落地、从战略到执行的完整样本,尤其是在“南南合作”背景下,探索出一条以ToC模式深耕新兴市场的差异化路径。
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农化事业部首席登记顾问刘燕菁的报告为中国农药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合规“导航”。有助于帮助企业选对国家、选对路径、选对策略,更强调了GLP数据、生物农药、电子化登记等未来竞争力要素。对于希望在东南亚实现合法、快速、可持续准入的企业极具参考价值。
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严逸在《巴西农药市场最新情况与企业出海策略分析》中分享了“看清市场、看清自己、看清路径”战略思考。他指出巴西市场潜力巨大,但高风险、低利润、强竞争的残酷现实不可回避。对中国农药企业而言,巴西不是“蓝海”,而是“试金石”,需具备长期战略定力、核心产品能力、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盈利、赢得未来。
印度生物农药协会(BASAI)首席执行官 Vipin Saini 先生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印度农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介绍了印度监管复杂性与政策诉求背后的战略意图。印度正以“仿制药+制造能力+价格优势”三驾马车,加速争夺全球农药市场主导权,同时通过纳米农药等新兴领域监管先行,力图在全球规则制定中占据一席之地。
海外登记与市场分析独立咨询顾问秦恩昊的报告—《从产品登记视角看中国农化企业产能转移的监管风险与业务机会》指出,产能转移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一场涉及登记、数据、质控、供应链、客户关系的系统性重构。谁能提前布局登记资源、建好质控体系、理解海外法规差异,谁就能在全球产能重构中抢占先机。“看清变化、管理变化、利用变化”,是中国农化企业走向全球化的必修课。
禾金正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效禹分享了对北美农化市场的洞察,指出中国企业仅靠“成本优势”已不足以支撑未来增长,“战略协同+品牌能力+本土化服务”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专利药退潮的双重窗口期,谁能补齐“全球化认知”短板,谁就能在北美乃至全球市场赢得新一轮增长。
欧洲作物护理协会法规事务总监(ECCA)Manuel Duarte的报告有助于中国农化企业理解欧盟市场真实门槛与机会。他系统地介绍了欧盟农药登记制度的复杂性与政策动向,更以欧盟农药行业协会的视角分析欧盟不是“高价蓝海”,而是“合规深水区”。唯有精准情报+专业顾问+长期投入,方能在后专利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空间。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全球开发经理洪峰介绍了 “先国内验证、再海外落地”的出海产品开发逻辑。他指出产品生命周期最大的风险不是销量,而是禁用。在全球农化监管趋严、政治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盈辉的“审慎选品+差异化布局”思路,为更多中国剂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可避险的出海参考。
本届交流会体现了在全球贸易新环境下,我会将持续搭建政、企、研、用、贸对交流平台,通过优质的报告和讨论,促进中国农药产品高质量出海,助力实现中国农药出海可持续发展。
左起: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秘书长魏雨钊、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利锋、禾金正生物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效禹、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母彬、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资深法规技术工程师张校铭、美斯特(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李
微信号丨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