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近期,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了关于唑啉草酯(Pinoxaden)风险评估后的同行评审报告。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唑啉草酯以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良好的田间表现,在全球植保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其环境行为与残留风险也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审查。
唑啉草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阻断脂肪酸合成,进而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最终导致敏感杂草死亡。该成分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可通过叶片吸收并在植株体内运输,因此对野燕麦、狗尾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而对作物本身则安全性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唑啉草酯通常用于小麦、大麦田的苗后除草。
当前欧盟参考来源规格如下表:
目前,唑啉草酯在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截止2025年09月,唑啉草酯在中国共有21个原药登记,78个制剂登记。
2016年7月1日,唑啉草酯在欧盟植物保护产品法规((EC)No 1107/2009)下获得附条件批准,要求申请人先正达后续提交以下研究数据:
? 地下水中部分代谢物的分析方法;
? 部分代谢物的毒理学相关性以及相应的地下水风险评估。
申请人根据官方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研究结果,EFSA在最新评审中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全面评估。
最新评审结果如下:
地下水风险: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监测数据,在欧洲70个高风险地点中,只有个别地点出现了代谢物超标情况。基于此,EFSA认为,地下水风险虽存在,但并未构成需要触发欧盟层面禁令的″重大关注方面″,这为唑啉草酯的再评审通过提供了重要参考。
代谢物相关性:在本次所有评估的代谢物中,仅代谢物M3“不具有毒理学相关性”,而其余的多种代谢物均被认定为“具有毒理学相关性”,这意味着这些代谢物将面临与母体活性物质同等级别的严格监管,对未来的登记与合规提出更高要求。
残留风险:对主要代谢物M3的残留评估结果显示,M3在粮食作物中仅残留于青饲料和稻草,在动物产品中仅微量检出,整体风险较低。即便按照最保守假设计算,消费者通过食物和饮用水摄入的M3总量仍显著低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所有人群均不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总体来看,EFSA此次对唑啉草酯的评审,一方面确认了其在代表性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性和相对可控的残留风险,确保了其在欧盟市场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代谢物监管日益严格的趋势,特别是在地下水风险和相关性判定方面。未来企业若要确保产品合规,不仅需要关注母体活性物质的安全性,还需要重视代谢物的环境归趋与毒理学意义,提前布局相应的监测、分析与数据补充工作。
瑞欧科技将持续关注欧盟农药活性物质的评审进展,相关企业应及时关注并做好相应的调整和准备工作,以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的最新法规要求。
若您对以上内容或
欧美农药产品合规有任何问题
欢迎添加小助手咨询或直接联系我们~
合规小助手微信:REACH24H-1
??
直接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添加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6630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